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笔记 - 第五、六、七章
转载自 BakaNetwork/PrinciplesOfModernSwitchingCircuit - GitHub,有少量修改。
- 信令系统
- 移动交换
- 新一代融合网络交换技术
第五章 信令系统
定义:各个设备间传输的控制信号和规约称为信令。
七号信令
- 协议栈:
- MTP 部分各级功能
- UP 部分
- TUP 的基本信令流程(IAM、ACM、ANC、CLF、RLG)
- 信令消息的传递涉及的协议栈
- 我国的信令网结构
- HSTP、LSTP、SP 结构、连接方案
- 信令点编码
- 国际 14bits
- 我国 24bits
- 主信令区、分信令区、信令点
七号信令网结构
国内信令点编码:24bits
HSTP 高级信令转接点 | LSTP 低级信令转接点 | SP 信令点 |
---|---|---|
8bit | 8bit | 8bit |
国际信令网的信令点编码:14bits(大区和 SP 变为 3bit)
HSTP 设在 C1、C2 交换中心,C1 和 C2 长途局直接与 HSTP 相连,HSTP 汇接 C1、C2 及所属 LSTP 的信令。LSTP 设在 C3 交换中心,同一分信令区内的长途局应与本区内的每对 LSTP 相连,LSTP 汇接 C3、C4、C5 信令点的信令。
七号信令协议栈结构
- MTP:消息传递部分
- MTP1——物理层
- MTP2——数据链路层
- MTP3——网络层一部分
- SCCP:信令连接控制部分——网络层一部分
- UP:用户部分——传输层、会话层、表示层、应用层
- ISUP:综合业务数字网部分
- TUP:电话用户部分
- DUP:数据用户部分
- TCAP:事务处理能力部分
- INAP:智能网应用部分
- OMAP:操作维护应用部分
- MAP:移动通信应用部分
MTP 各级功能:
OSI 对应 | MTP 部分 | 功能 |
---|---|---|
物理层 | MTP1:信令数据链路级 | 规定信令链路电气特性和接入方法。速率 64Kbps。 |
数据链路层 | MTP2:信令链路功能级 | 将第一级中透明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不同长度的信令单元,有差错检测和重发校正。 |
网络层的部分 | MTP3:信令网功能级 | 保证信令单元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。 |
TUP 功能:规定电话呼叫的建立和释放的信令流程,以及实现这些流程的消息和消息编码。并能支持部分用户补充业务。提供电话呼叫的控制信令,完成电话呼叫续接和控制。
- 处理 SIF 字段中的 CIC、H0H1、信令信息。
- 呼叫信令:
消息类型 | 含义 |
---|---|
IAM | 初始地址消息 |
ACM | 地址全消息,表示被叫空闲,呼叫建立成功 |
ANC | 被叫应答,计费消息 |
CLF | 前向释放 |
CBK | 后向释放 |
RLG | 正常呼叫结束时电路释放监护消息 |
SLB | 市话忙 |
STB | 长话忙 |
CGC | 电路群拥塞 |
SEC | 交换机拥塞 |
七号信令单元格式
三种信令单元:
- 消息信令单元 MSU(Message Signaling Unit):运载高层(用户部分或信令网管理功能)产生的信令消息。
-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LSSU(Link State Signaling Unit):用来传送链路状态信息。
- 插入信令单元 FISU(Filled-In Signaling Unit):在无 MSU 和 LSSU 时发送。
MTP2 处理 F、CK、FSN、BSN、FIB、BIB、LI
MTP3 处理路由标记和 SIO。MSU 信令的 SIF 信息字段中开始位置是路由标记(Routing Label),分为:
- DPC:目的信令点编码
- OPC:源信令点编码
- SLS:信令链路选择码
路由标记供 MTP3 级进行消息寻址和路由。
电话用户部分 TUP 处理 MSU 信令中 SIF 子段的 CIC、H0H1、信令信息:
- CIC:话路编码,标记话路时隙
- H0H1:是标题码
- 信令信息传递消息参数
例题
信令消息的传递
- 直联工作方式:SP 和 SP 之间的信令消息通过直接相连的信令链路传送。
- 准直联工作方式:SP 和 SP 之间的信令消息通过(STP 转发)预先指定的多条串接的信令链路传送。
- 非直连工作方式:不预先指定,随机转发(复杂,No.7 未采用)
准直联方式下信令信息的传递方式:
SIP 信令
SIP(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)会话发起协议是一种 IP 电话信令协议。
基本特点:
- 应用层控制协议,独立于底层协议。用于建立、修改和中止 IP 网上的双方或多方多媒体会话。
- 基于文本的消息编码,使用 UTF-8 字符集,易于读取和调试。
- 具有多个层次的可实现性,最小的实现非常简单、最完全的实现能够完成非常多的功能。
- 通过代理、重定向功能支持用户的移动性。
- 可与 RTP/RTCP、SDP、RTSP、DNS 等协议配合。易于实现和扩展。
SIP 系统中各网元(用户代理、代理服务器、注册服务器)作用:
- 用户代理(User Agent):终端用户设备,用于创建和管理 SIP 会话的设备。UA 发出消息,代理服务器对消息进行响应。
- 代理服务器:接收 UA 的会话请求并查询 SIP 注册服务器,获取收件方 UA 的地址信息。然后,根据收件方域的位置,将会话邀请转发给收件方 UA 或代理服务器。
- 注册服务器:包含域中所有用户代理的位置的数据库。在 SIP 通信中,注册服务器会检索参与方的 IP 地址和其它相关信息,并将其发送到代理服务器。
SIP 相关协议:
- SIP 呼叫准许与建立、SDP 媒体通道协商与建立:基于 TCP 或 UDP
- RTP 媒体流:基于 UDP
SIP 消息:
消息 | 功能 |
---|---|
REGISTER | 在注册服务器上注册用户代理 UA。 |
INVITE | 发起呼叫,并对会话进行描述。 |
100 TRYING | 正在尝试连接。 |
180 RINGING | 正在振铃。 |
200 OK | 请求成功。 |
ACK | 主叫确认收到被叫发送的对 INVITE 的确认响应。 |
BYE | 释放连接,主被叫双方都可以发出。 |
1xx | 通知服务器或代理正在执行处理,终端应该等待响应。 |
2xx | 成功。 |
3xx | 重定向响应,终端应向新地址发送请求。 |
4xx | 请求失败,被拒绝。 |
5xx | 服务器内部错误造成不能响应。 |
6xx | 全局错误,未来该用户所有请求都无法响应。 |
SIP 地址与端口:sip:username@company.com:5060
。
SDP 媒体协商的重点内容:SIP 消息体主要是 SDP 会话描述协议,用于描述这次回话的媒体信息。话音流使用 RTP/RTCP 传输。
通过 Call-ID 区分各个呼叫。
- 注册流程(失败与成功):
- 基本呼叫建立:
- 正常呼叫释放:
- 被叫忙呼叫释放:
- 被叫无应答,主叫挂机:
- 被叫无应答,超时:
- 注销(将 register 里的 expires 字段置为 0):
例题
第六章 移动交换
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
入网、鉴权、切换、漫游、位置更新、网络附着
概念 | 内容 |
---|---|
入网 | GSM 中,MS 向 BSC 申请 SDCCH 或 TCH 信道进行通信的过程。GPRS 中,MS 向 SGSN 发送入网附着请求的过程。 |
鉴权 | MS 使用网络之前,网络检查其合法性的过程。 |
切换 | 将一个正处于呼叫状态中的 MS 转换到新的业务信道上的过程。通常由 MS 位置移动或小区业务负载均衡触发。 |
漫游 | 用户当前位置非本号码的 HLR 服务区。 |
位置更新 | MS 从一个位置区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区,发现其存储器中的 LAI 位置区标识与接收到的 LAI 发生变化,便执行登记的过程。 |
网络附着 | MS 附着在 GPRS 网络上,MS 和 SGSN 中记录该用户的路由信息,建立对于该用户 IMSI 的移动管理上下文(PDP)。 |
GSM、GPRS 的基本网络结构及网元功能
GSM 网络结构、网元功能:
主要分为 MS、BSS、NSS、OMC 四大部分。
MS(移动台):移动客户设备部分,分手持机和车载台。包括移动终端(ME)、手机客户识别卡(SIM)。
BSS(无线基站子系统):由 MSC 控制,是与 MS 通信的系统设备。主要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。
包括基站收发信机 BTS、基站控制器 BSC。
- BTS(基站收发信机):完成无线传输、无线与有线的转换、无线分集、无线信道加密。
- BSC(基站控制器):连接 BTS 与 MSC、为 BTS 和 OMC 的信息交换提供接口,具有控制一个或多个 BTS 的功能。完成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、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与拆除、本控制区内 MS 越区切换的控制、小区配置数据管理、功率控制等。
NSS(交换网路子系统):完成交换功能、完成客户数据、移动性管理、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。
包括 MSC、HLR、VLR、AUC、EIR。
MSC(移动交换中心):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,对位于本 MSC 控制区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和管理。完成信道的管理和分配、呼叫的处理和控制、用户位置信息的登记与管理、越区切换和漫游的控制、用户号码和移动设备号码的登记和管理、服务类型的控制、用户鉴权、为系统中连接其他 MSC 和其他公用通信网络(PSTN、ISDN、PDN)提供链路接口。
HLR(归属位置寄存器):存储本地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。每个用户都必须在某个 HLR(相当于该用户的原籍)中登记。登记内容:
- 永久性参数:ISDN 号码、移动设备号码 IMSI、接入优先级、预定业务类型、保密参数等。
- 暂时性参数:用户当前所处位置的有关参数。
HLR 的目的是:
- 即使用户漫游到该 HLR 服务区外,HLR 也要登记漫游区域传送来的位置信息。
- 保证呼叫一个未知位置的移动用户时,均可由该移动用户的 HLR 获知它当前处于哪个区域,从而建立通信链路。
VLR(访问位置寄存器):存储来访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。一个 VLR 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相邻 MSC 服务。
- 当移动用户漫游到新的 MSC,向对应的 VLR 申请登记。
- VLR 从该用户的 HLR 查询参数,给用户分配一个新的漫游号码(MSRN),通知其 HLR 修改用户位置信息。为其他用户呼叫此用户提供路由信息。
- 移动用户离开此 VLR 服务区时,HLR 接收到新的 VLR 发来的消息,通知旧的 VLR 删除此用户的位置信息。
AUC(鉴权中心):可靠地识别用户的身份,只允许有权用户接入网络获得服务。
EIR(设备标志寄存器):存储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。识别用户的 IMEI,对移动设备进行鉴别和监视,拒绝非法移动台入网。
SMS-SC(短信息业务中心):提供点对点短信服务和广播式公共信息服务。
维护操作子系统(OMC):对整个 GSM 网路内各种部件进行功能监视、状态报告、故障诊断、设备管理。包括系统的自检与报警、备用设备的激活、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、话务量的统计和计费数据的记录与传递、各种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显示等。
GMSC(网关交换中心):负责移动交换网络与 PSTN 固话网络的互联互通。进行信令控制与话音转发。
GSM 网络信令基本过程(始呼、寻呼、切换)
切换:
- 同一 BSC 内小区间的切换:
- 同一 MSC 内不同 BSC 的小区间切换:
- GSM 越区切换:
GPRS 网络结构、网元功能
GSM 一个用户只能分配一个信道。GPRS 按需动态占用资源,速率可达 171.2Kbps。
组成:
- PCU:在 BSC 中新增的设备,属于分组域。负责移动分组数据的组装和拆解。
- SGSN:功能类似 MSC/VLR。
- 记录移动台当前位置信息,进行鉴权、移动性管理、路由选择。
- 在 MS 和 GGSN 之间完成移动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。
- GGSN:网关,功能类似 GMSC。
- 可以把 GPRS 分组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,提供与多种不同数据网络的互联。
- 为 MS 动态分配 IP 地址,或接入 DHCP 服务器来实现动态分配 IP 地址。
GPRS 系统的电路域与分组域:
- 电路域:(原 GSM 部分)BTS、BSC、MSC/VLR,HLR、AUC 等。
- 分组域:PCU、SGSN、GGSN、BG(?)、骨干网、ISP 网等。
GPRS 分组域中的数据通道:
- BSC(PCU)与 SGSN 之间:BSSGP 协议,采用虚电路透明地传输新型号和数据。
- SGSN 和 GGSN 之间:采用隧道技术,允许多协议包传输。对传输信息负责(不透明),基于 IP 协议栈,在 OSI 传输层使用 UDP。
3G 通信
网络结构演进过程(了解)
- 制式:cdma2000、wcdma、td-scdma
- 3GPP-R99 网络:电路域+分组域重叠交换网络,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共存。
- 3GPP-Release4&5 网络:电路域进行 IP 化改造,核心网全分组交换模式。
4G 通信
特点:
- 业务平面与控制平面完全分离化。
- 核心网趋同化、交换功能路由化。
- 网元数目最小化、协议层次最优化。
- 网络扁平化、全 IP 化。
网元结构和功能(了解):网元分为:UE、eNodeB、MME、S-Gateway、P-Gateway、HSS、IMS。
- eNodeB:eNodeB 之间可以直接通信。功能:无线资源管理、IP 头压缩和数据流加密、无线接入控制、用户数据向 S-GW 路由、MME 发起的呼叫信息的调度和发送。
- MME 移动管理实体:移动性管理、会话管理、用户及安全与密钥管理、承载控制、信令加密和完整性保护、P-GW/S-GW 选择。
- S-Gateway 服务网关:是 eNodeB 之间切换的锚点。功能:分组路由和转发功能、IP 头压缩、用户平面数据交换、计费信息收集和监听、漫游路由优化与 QoS 保障。
- P-Gateway 分组数据网关:UE 的 IP 地址分配、数据包过滤、分组路由和数据转发等等。
- HSS 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:存储用户业务相关的签约信息、4G 位置信息等。
- IMS:略。
5G 通信
业务特点:
- 增强移动宽带(eMBB):高峰值速率
- 海量机器通信(mMTC):高连接数密度
-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(uRLLC)
关键技术:
- 高频段高带宽传输:毫米波通信。
- 新型多天线传输:大规模 MIMO。
- 同时同频全双工。
- 多种多址接入方案。
- D2D:Device to Device。
- 微基站。
- 新型网络架构。
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,网元->微服务
- 独立组网 (SA):要新建大量的 5G 基站和核心网
- 非独立组网 (NSA)
- 利用现有 4G 基站和核心网,增设 5G 基站,快速部署 5G 业务
- 双连接:手机能同时跟 4G 和 5G 都进行通信
例题
第七章 新一代融合网络交换技术
软交换的系统结构、四层结构
- 软交换技术特征:
- 业务处理与呼叫控制分离。(控制与控制不分离)
- 呼叫处理与承载分离。
- 核心传输网络基于 IP 网。
- 融合异构网络同一传输。
- 四层体系结构、各层典型设备:
- 业务/管理层:AS 应用服务器(提供业务执行、管理开发环境)、NMC 系统管理中心。
- 会话控制层:SSC 软交换控制器(呼叫控制、资源管理、路由控制、地址解析)、MS 媒体服务器。
- 核心传送层:IP 网络。
- 外围接入层:SG 信令网关(连接 7 号信令网和 IP 网、信令格式转换)、MG 中继媒体网关(连接 PSTN 与 IP 网络、实现媒体传输格式转换)、AG 接入网关和 IAD 综合接入设备(连接各类接入网、完成媒体流转换、信令处理等功能)。
IMS 特点
大概是软交换的全面升级版。增强了移动性。
- 全 SIP 信令。
- 业务处理与呼叫控制分离。
- 呼叫处理与承载分离。
- 呼叫控制与媒体控制分离。(控制与控制分离)
例题
SDN*
与传统 IP 网络的区别——控制平面、数据转发平面分离。特征:集中控制、开放接口、网络虚拟化。
SDN 的核心诉求:让软件应用参与到网络控制中并起到主导作用,而不是让各种固定模式的协议来控制网络。
转发、控制、应用的三层架构:
- 转发层(基础设施层):由转发设备组成。(流表处理、数据转发)
- 控制层:由 SDN 控制软件组成,与转发层可通过 OpenFlow 协议通信。(设备管理和拓扑、流表控制和下发)
- 应用层:不同的应用逻辑通过控制层开放的 API 管理能力控制设备的报文转发功能。(网络资源统一管理)
南北向接口:
- 北向接口,为应用提供编程接口。暂时没有标准化。
- 南向接口,设备控制信令,控制设备的转发行为。可用标准化 OpenFlow 协议。
Openflow 基本概念:将转发面设备抽象为一个由多级流表(Flow Table)驱动的转发模型。
- 转发面抽象成多级流水线,每个节拍匹配关键字、操作指令集。
- 转发面的行为:根据转发表和报文头决定下一跳及新的报文格式。
流表的作用、与路由表的区别:
- 流表是 OpenFlow 对网络设备的数据转发功能的抽象,表项包括了网络各个层次的配置信息。
- 传统的路由表无法更改、不可编程。
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笔记 - 第五、六、七章